台灣不夠國際化嗎?

錄音心得-S3EP3聊國際素養

#錄音心得 #國際素養 #在國外生活好難TT

常跟Tony抱怨海外生活,也許很多人會覺得:
「欸?!到國外工作和唸書是大家夢寐以求,抱怨什麼?!」

很多人在出國追夢前,可能都有許多粉紅泡泡
想著自己會有更光鮮亮麗的生活,豐富的職涯發展
是的,這些都很有可能會發生,但那一定是經過一番寒徹骨之後,而到現在我們都還沒到那裡,身邊的海外朋友,大多也都還在奮戰之中

「海外生活困難?!應該是你英文不夠好啦!你們都在自己圈子混啦!」

我曾經也把一切都歸在英文上,也自卑過難以與美國朋友親近
跟不上討論,美國同學一句接著一句的接著話,當有機會發言我一個遲疑,話題又被某位同學拉走了。
就像以前在台灣的習慣一樣,「 歐美人就是比較厲害,他們很會討論和合作、勇於發言,而且知道很多國際知識」,自卑感在第一個學期一直跟著我

直到第二學期我上的一堂課,老師給了我們匿名的小紙條:「你們上課有任何的想法都投進這個箱子,這是匿名的,任何事都可以跟我說!」

我腦袋不知道哪不對勁,拿起紙條在上面寫下:「同學講話太快,很多專有名詞我聽不懂」,其實當下覺得寫出來很丟臉,但想著有三四位國際生,老師應該不會知道是我吧…

出乎我意料的,下堂課老師竟然說:「請各位英語母語者注意,我們是一個國際的學習環境,我希望大家注意自己的用詞和語速,也不要一直用美國的故事當成例子討論,我們需要不同的觀點!」

老師的調整令我非常震驚,我已經習慣以前的想法:「跟不上是我的問題」,沒有想過會有人用「理所當然的語氣」為我發聲。此後那位老師用了很多種方法來帶討論,減少了隨機舉手發言的開放式討論,在S1EP9的討論課單集中我提過很多的討論方法,都是我在那堂課裡面經歷過的。

在這樣的過程裡,我發現自己可以說話,可以分享來自亞洲和台灣的觀點,可以表示我剛沒聽懂,同學會更改善他們說話的用語和速度,那是我最舒服的一次上課體驗,而且深深體悟到了一個真諦

「國際化是讓所有文化都感到舒適。」

這讓我在美國的課堂裡養成一個習慣,身為一個少數族群,難免會有一些弱勢的情形,如果環境允許,我會主動的點出自己的困難和可能的改進方案,去爭取一個「非英語母語者」、「非美國文化者」也能舒服參與的一個空間。

我跟Tony分享了這些故事,他給我了在歐洲不一樣的文化觀點:「其實北歐並沒有美國這種外向文化,瑞典人的哲學是:Lagom,代表”in a right amount”,不多不少的意思。 」

「大家也不會搶著發言,反而會擔心自己說得太多,在當國際學生的時候,我並沒有覺得特別不舒服」

能知道歐洲不一樣的民情,讓台灣學生有著不一樣的體驗其實非常安慰呢!

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

「台灣學生國際觀很薄弱」

是我從小就會聽到,也自我承認的一句話。
但我以前總認為,我們不夠國際觀是因為英文不夠好,我們說英文有口音,會讓英語母語者見笑。以為是我們都不看國際新聞,「歐美人肯定都知道國際大事」,對,這是我心裡默默有的想法。

但這都是我們對於國際化的誤解。

1.英文的部分我其實不想多說,在S1EP3已經有討論過,我們認為英語不適合成為台灣的第二個母語,到國外發現口音百百種,工作能力強的人也不會說著特定的美式英文,重點反而是「能否聽懂不同口音」「能否用英語表達通順的邏輯」。

2.從小以為的「歐美人比較國際化」也在美國留學時直接破滅,你會發現他們也搞不太清楚東亞的事情,對台灣人而言,很嚴重的香港、新疆議題,或是日韓的大事件,老實說許多美國人也不會特別關注,甚至在討論時提到,有些人會沒什麼興趣的想要帶過。

在美國課堂上,國際生卻必須一起關注美國的種族問題,貧富差距和遊民等美國內政問題,而其他國家的事卻很常被忽略(其實我也幾乎沒聽過歐洲和中亞的難民議題)。

當然會有人認為「欸!你在美國唸書本來就要學人家的東西!」
但每次學期評鑑或是學校簡章上,校方不停強調他們對”Internationalization”的在乎與進步,都會不自覺地冷笑:「其實真的還有很多進步空間啦…」

「人就是只在意身邊的事情而已,這很正常,除非是個有雄心壯志的人。」Tony這樣說道。是的,其實我也沒有要批評我的上課經驗,只是想要建構一個真實的社會現象以及自我心態:其實台灣人或亞洲人只是跟其他國家的人一樣,正常的過著生活而已!

差異可能包含歐洲是一塊聯通的大陸,所以歐洲人會接觸到來自不同國家的文化; 而美國是一個由移民建立的大國,因此美國人的生活,就是會面對種族和文化間的衝突和合作。大多是因為歷史和地理的因素,使歐洲和美國變成一個擁有多元文化的地方,有衝突有合作,這也是歐美和其他多元文化國家,要不斷面對和解決的難題。

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-

「啊所以…國際觀的部分是?」

在節目裡我和Tony都同意「銅鋰鋅」,噢不,「同理心」才是國際素養的關鍵。

當我們在國外成為少數,其實就是在進行一場「截然不同的文化巨輪下」的生活體驗。食物和說話習慣的不同已經很難適應,我們也能看到在疫情之下,美國、歐洲甚至其他國家,和台灣的防疫政策差距甚多。

老實說,我一直沒辦法喜歡美國人的對Covid的想法,在美國生活使我膽戰心驚,想盡辦法在不愛戴口罩的人群中保持健康。但實施嚴格的口罩和隔離政策將會破壞美國人對於「小政府」和「人權自由」的信念,這也許是他們認為更重要的精神。因此我們選擇尊重,並在自己能力範圍內過自己想要的生活。 (也歡迎大家去聽瑞典版本的防疫觀念,也很不一樣)

因此一切的國際大八卦,和我們覺得光怪陸離的現象,都是在告訴我們:「台灣的習慣不是世界的習慣,台灣的理所當然不是世界的理所當然!」

而這也套用在所有國家之上,沒有一個國家的文化特別偉大,世界沒有標準答案,這只是因為歷史、思想、觀念上的不同,而讓人們對同一事件,選擇了不同的應用之道。

因此台灣的防疫政策,是個大家都稱讚不已,但卻也未必會採用的措施。而我們也看到台灣的生活是多麽安穩和平,台灣選擇了適合我們自己的方式,也有機會展現給其他國家好的範例。

所以,最後鼓勵大家:「同理」各種文化,對所有事情有所保留,別直接視為奇怪; 了解台灣的優點和地位,「不過份自卑」的迎合其他文化,才是讓我們能在國際間與人對等交流的重大關鍵。

以目前台灣現況,我會更鼓勵大家再去想想台灣文化中還有哪些多元性?

我們的弱勢族群,和外來移民問題一直都存在,我們的國際素養也許不用從國外去追求,從內部建立一個平等文化的友善環境,就已經是讓台灣成為國際化國家的第一步了。

#國際素養 #台灣人 #海外交流

--

--

鳥仔與上學之WHY

聊教育,聊Podcast,以及和鳥ㄤ的大小事 #上學之WHY #美國西雅圖